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劳动工伤

工伤要如何认定?

时间:2022-09-22 09:54:54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那么,员工个人如何申请工伤认定?接下来由小编为您解析这一相关方面问题,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问题的话,欢迎到本站相关专业的律师进行专业领域的问题解析。


                               

16_副本.jpg


  一、员工个人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1、工伤职工或其家属可以直接向上述部门进行工伤认定,但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有时效限制的。企业申请的应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职工个人或家属申请的,自受伤之日起1年内向上述部门提出,过了时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就不会予以受理了。


  2、个人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提交下列材料:


  (1)、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初次治疗工伤的诊断书;


  (2)、工伤职工的身份证明及其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


  (3)、如果是亲属提出还需要提交有关亲属关系证明和委托书;


  (4)、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二、工伤认定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1、申请工伤认定的处理方法: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逾期未申请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在一年内,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案例:


  案例一


  工间就餐不慎绊倒后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案情简介:某日中午12时左右,李某在该项目工地正常取午餐时,不慎被地面堆放的钢筋绊倒受伤,被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李某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案情分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工作原因”是认定工伤的核心要素,即职工所遭受事故伤害与其从事工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工作原因又分为直接工作原因和间接工作原因。间接工作原因一般指职工在连续工作过程中和工作场所内为满足必要的基本生理需要而必须从事的某些事项(如工间饮水、就餐、休息、如厕等必要的生活、生理活动)时,由于不安全因素遭受的事故伤害。


  处理结果:经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调查核实后,被认定为工伤。


  思考与启示:本案中,李某虽然是在中午12时取午饭时不慎被钢筋绊倒受伤,但该公司不能提供工人作息时间管理制度及上下班考勤记录表等证据,且根据李某工友的证词,李某在工地的工作时间没有具体规定,其取午餐后就在工地用餐,餐后继续工作。其工间用餐是开展工作的正常生理需求,且在工地范围内,可视为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的一部分,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案例二


  违反公司出行规定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案情简介:某日,胡某公司领导让胡某坐火车去外地护理患病住院的员工。胡某同意去外地照顾同事,但没有坐火车,而是自己开车前往,途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胡某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被认定为工伤。胡某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情分析:公司认为,胡某没有按照公司规定坐火车,而是自行驾车前往,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属于工作行为,所受伤害不属于工伤。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为,经调查,胡某虽然违反公司规定,自行驾车前往外地,但仍是在去外地照顾同事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属于因工外出受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款的规定,胡某应认定为工伤。


  法院经审理认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所作的认定工伤决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


  处理结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后,作出认定工伤决定,法院判决维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认定决定。


  思考与启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以上就是员工如何申请工伤认定的程序,如果有什么问题,您可以找相关律师帮忙处理,以上就是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